document.write('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年仅13岁的洛阳女孩邓雅文,一亮相就吸粉无数。她以扎实的诗词功底,连续四期夺得擂主。除了强大的诗词储备,更让人惊艳的是她与对手过招时的淡定从容,这份“骨子里的诗意”,曾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从没想到自己能走这么远。”对于自己在诗词大会上大放异彩,邓雅文连说是幸运。
作为一年一度的诗词盛会,今年的“大会”显得更加重视诗词的生活实用功能。节目组导演介绍,今年更加突出古典诗词与当下生活的关联性,首次增加传统诗词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的应用题以及“绝地反击”的自救环节。观众喜爱的“飞花令”环节中还创新增设“双字超级飞花令”,比往季挑战加大,难度升级,在“熟能生巧,巧中成趣”的节奏感中提升赛制的趣味对抗以及提升赛事悬念。
本季参赛选手更加趋向选择素人,选手覆盖空乘人员、工程师、保安、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公务员等33个行业,他们中有把所有业余时间都交给诗词的超市生鲜售货员,有每天爬楼56层、用诗词自我鼓励的自来水查表员,有在飞行途中传播诗词之美的飞机机长(相关报道见A8版)。年龄最小的仅5岁,最大的71岁。在保留40人预备团组成的第二现场基础上,第四季将第一现场“百人团”划分为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搭档团四个团体,家人、情侣、同事、朋友均可结伴入组搭档团,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选手人数高达53人。节目组透露,这次低年龄选手比例偏高,也是考虑希望通过选手间更多的交流互动,突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第四季节目的题库首次尝试按主题分类,分为节令类、咏物类(花草鸟兽类)、乡情类、爱情类、英雄类等十多个主题,分类标准大致也是按照古诗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频率高低以及主题立意的吻合度。每个上场答题选手在个人追逐赛环节选定一个主题包,包里的题目则在对应的主题范围内。主题包中,传统节令与四季更替内容的诗词数量较多,传统文化容量较大,应用度也较高。
综合《北京日报》、《大河报》消息
上一篇:《中国诗词大会4》英雄出少年